欢迎访问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在校生教职工考生校友 农大主页 加入收藏
博士生导师
师资队伍
当前位置: 首页>>师资队伍>>博士生导师>>正文

许女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1日 15:57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姓名:

许女

职务:

省级食醋产业学院院长,山西省食醋酿造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创新中心(陈醋智造技术)副主任。山西省老陈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负责人。

职称:

教授

学位:

博士

毕业院校: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

研究方向:

传统发酵食品酿造机理及菌种资源开发利用;醋、酒酿造技术及装备研发;发酵食品的营养和健康因子解析、营养保健功能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功能食品开发。

电子邮箱:

13485490746;xunv_2004@163.com


简介:


基本情况

教授,博导,担任山西农业大学省级食醋产业学院院长,山西省食醋酿造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创新中心(陈醋智造技术)副主任,省产业体系杂粮加工岗位专家,省旱作高粱产业集群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传统酿造食品分会理事,山西省检验检测联盟食品与粮食检验检测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晋中市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酿造》杂志社编委,多个SCI收录期刊及国家一级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审稿人。担任多家食醋企业的发酵总工、研发部总监、专家顾问。

主要围绕醋、酒、酱油等传统酿造食品行业共性关键核心技术进行科研攻关。通过研究酿造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结构与功能、微生物及其代谢机理,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水平上,解析微生物发酵机制;对酿造微生物菌种资源收集、功能挖掘,并进行优良菌种筛选、基因育种等开发和应用;通过开发新型曲及菌剂结合现代自动化、智能化新型酿造设备进行发酵过程定向代谢调控,改善和提升传统发酵技术。

主持和重点参与国家级、省级、企业横向醋,酒相关项目30余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其中 SCI,EI 检索 26 篇;授权醋,酒相关创新工艺、发酵菌剂、快速检测技术等相关发明专利 15项,转化10项;撰写专著2部,参编教材 8 部。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获批《山西老陈醋酿造工艺虚拟仿真实验》省级一流课程,被推荐申报2023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省级大学生竞赛指导三等奖1次、二等奖1次。共指导硕士研究生40多名。

个人简历:

2000.09-2004.07  学士,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4.09-2009.09  硕博连读,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9.09-2012.12  讲师,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3.01-2024.01  副教授,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4.02-至今     教授,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科研项目:

(1)主持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一般项目-“山西老陈醋一体机酿造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201903D221037,2019.09-2022.9。

(2)主持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山西老陈醋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动态变化规律”,2015-TN-10-1,2015.01-2017.12。

(3)主持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食醋酿造过程中主要危害物的变化规律、影响机制解析”,2022ZDYF097-03,2023.01-2025.12。

(4)主持山西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山西老陈醋特征风味和重要功能成分的代谢表征及微生物的影响机制”,

(5)主持山西省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子项目“食醋酿造菌种资源库建设及功能曲、菌剂开发” NYGG15-2,2024.01-2026.12。

(6)主持2022年度“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工程项目-“杂粮醋提质增效技术产业化应用”,TYGC-63,2022.05-2022.12。

  (7) 主持2022年度山西旱作高粱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续建项目-“食醋酿造菌种筛选、发酵技术集成和产品检测服务”,2022.03-2022.12。

  (8) 主持2021年度山西旱作高粱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续建项目-“食醋酿造菌种筛选、发酵技术集成和产品检测服务平台建设”,2021.03-2021.12。

  (9) 主持2020年度山西旱作高粱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项目-“酒醋传统酿造工艺的现代技术创新提升”, HZGL202007,2020.01-2020.12。

(10) 主持黄土高原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课题-“山西老陈醋直投式功能菌剂的研究与应用”,SBGJXTZX–03–01,2021.09-2024.8。

(11) 主持横向科技项目-“山西老陈醋优良菌种功能挖掘及开发应用”,2021.3-2023.12。

(12) 主持横向科技项目-“食醋直投式复合菌剂的开发与应用”,2022HX005,2022.3-2024.12。

(13)主持横向科技项目-“果粮复合功能醋饮关键技术研究”,2019.12-2021.12。

(14) 主持横向科技项目-食醋酿造菌种资源开发与应用2023HX066,2023.6-2024.6。

(15) 主持横向科技项目-高附加值功能性老醋浸泡食品开发, 2023HX080,2023.6-2024.6。

(16) 主持2023年清徐县科技创新项目-“产教融合基地”, 2023.10-2024.10。

(17) 主持校地合作项目-阳泉富硒产业研究院项目“富硒醋标准化生产技术研发”,2023.11-2024.10。

(18) 重点参与“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功能农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子任务“基于生物发酵技术的食醋功能产品开发”,201703D211001-06-05,起止年月:2018.01-2020.12。

(19) 重点参与“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山西老陈醋洁净熏醅技术研究与装备创制”,201803D221013-1, 起止年月:2018.01-2020.12。

(20) 重点参与“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领域)重点项目”“优质小麦及特色杂粮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903D211006,起止年月:2020.01-2022.12。

(21) 重点参与“山西省食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项目,起止年月:2019.01-2020.12。

(22) 重点参与“山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专项项目”-“山西老陈醋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熏淋一体工艺推广示范”,起止年月:2019.06-2021.12。

主要创新科研成果:

(1)采用宏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揭示山西老陈醋的酿造机制。

(2)建立食醋酿造菌种资源库及共享平台。

(3)运用自主知识产权菌种,创新研发了“食醋酿造新型强化曲及直投式复合菌种发酵剂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

(4)率先和企业共同研发出“食醋智能酿造装备及发酵关键技术”。

(5)高附加值食醋产品及衍生产品开发技术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转化10项)

(1) 瑞士乳杆菌微胶囊及其制备与应用. ZL.200810053961.3

(2) 高产乙偶姻及增香莫海威芽孢杆菌直投式发酵剂的制备方法及在山西老陈醋生产中的应用.ZL.201910136399.9

(3) 一株耐受性强、高产酸和乙偶姻的巴氏醋杆菌及在山西老陈醋生产中的应用.ZL.201910136573.X

(4) 建立在菌种互作基础上的优良土著复合乳酸菌直投式发酵剂及其强化山西老陈醋生产的方法.ZL.201910136398.4

(5) 一株耐受性强、产酸高的山西老陈醋优势土著风味植物乳杆菌及应用. ZL.201910136386.1

(6) 一种用于提高山西老陈醋γ-氨基丁酸含量的生物强化方法.ZL.201910136344.8

(7) 一种多菌种协同发酵联合前体添加提高山西老陈醋川芎嗪含量的方法.ZL.201910136406.5

(8) 一种利用优良土著高产醇酿酒酵母和产香蒿草假丝酵母强化生产山西老陈醋的方法.ZL.201910136397.X

(9) 利用优良黑曲霉、根霉、酵母菌制作的快曲及其配合大曲生产山西老陈醋的方法.ZL.201910136401.2

(10) 一种建立在菌种互作基础上的山西老陈醋复合菌剂开发及多阶段强化的方法.ZL.201910136447.4

(11)山西老陈醋的有机酸及挥发性香气成分指纹图谱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ZL201910354933.3

(12) 一种由地衣芽孢杆菌、萎缩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所产抑菌物复配的鲜切果蔬保鲜剂.ZL. 201910354887.7

(13)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抑菌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防治串珠镰孢菌花生根腐病中的应用.ZL. 201910354871.6

(14) 一种开菲尔源复合益生菌混合发酵梨汁燕麦活菌醋饮及其制备方法.ZL.202110223970.8

(15) 一种黑茶复合茯苓液态发酵菌丝保健醋及其制备方法.ZL 202110337164.3

专著:

(1)《开菲尔及其分离菌株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中国谷物醋酿造微生物学》,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近年来代表性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1) Unraveling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succession during the maturation

of Chinese cereal vinegar Daqu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flavor formation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25(SCI,1区TOP)

(2)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Fer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elective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Shanxi Aged Vinegar: Pure Culture Versus Co-CultureFoods2024(SCI, 2区)

(3) Effects of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MA2 isolated from Tibet kefir on Lipid metabolism and Intestinal Microflora of Rats fed on high-cholesterol diet [J].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84:341–347,2009.(SCI, 2区TOP)

(4)山西老陈醋大曲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2021,(10):206-214 (EI收录)

(5)山西老陈醋优良芽孢菌与醋酸菌、乳酸菌的相互作用[J]. 中国食品学报,2021,(9):57-70 (EI收录)

(6)山西老陈醋大曲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2021,(5): 323–330.(EI收录)

(7)山西老陈醋大曲霉菌生理代谢特征及优良菌株间的互作[J]. 中国食品学报,2021,(4): 79–89.(EI收录)

(8)山西老陈醋源植物乳杆菌 C181 对小鼠酒精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食品学报,2021(2) :121-127 (EI收录)

(9)山西老陈醋源凝结芽孢杆菌 VP4 细菌素在冷鲜羊肉保藏中应用[J].中国食品学报,2021(1) :199-207 (EI收录)

(10)山西老陈醋源植物乳杆菌173 对 II 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机制[J].中国食品学报,2020(12) :131-140 (EI收录)

(11)山西老陈醋源植物乳杆菌 CP234 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及机制[J].中国食品学报,2020,20(11) :26-34 (EI收录)

(12)老陈醋来源乳酸菌的益生特性筛选及安全评价[J].中国食品学报,2020,20(10) :23-33  (EI收录)

(13)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的抗生素耐药性评估及耐药基因分析[J].中国食品学报,2020,20(7):160-171 (EI收录)

(14)鼠李糖乳杆菌DHC32对小鼠肠道菌群和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20,20(6):73-80 (EI收录)

(15)优良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在酸奶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学报,2019,19(2):98-107.(EI收录)

(16)鸡腿菇子实体多糖的体内、体外抗氧化活性[J]. 中国食品学报, 2019, 19(01):40-46. (EI收录)

(17)山西老陈醋酿造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动态变化[J].中国食品学报,2018,18(11):198-210. (EI收录)

(18)降解亚硝酸盐和生物胺乳杆菌筛选及其改善鱼肉香肠品质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2018,34(15):304-312 (EI收录)

(19)山西老陈醋压醅后熟过程中微生物和风味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J].中国酿造,2022, 41(1)

      (20)优良菌株组合发酵对醋醅中川芎嗪及其前体合成的影响[J]. 中国酿造,2022, 41(9)

 (21)山楂苦荞醋发酵过程中活性成分及风味物质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J].中国酿造,2022, 41(10)

      (22)不同地区山西老陈醋酿造过程中细菌菌群多样性分析[J].中国酿造,2023, 42(6)

      (23)山西老陈醋发酵过程中真菌菌群结构及多样性[J].中国酿造,2023, 42(6)

      (24)山西老陈醋陈酿过程中挥发性香气物质和功能物质的变化规律[J].中国酿造,2023, 42(3)

参编教材:

(1)《生物化学》,王艳萍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4

(2)《乳酸细菌现代研究实验技术》,郭兴华、凌代文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7

(3)《微生物生理学》,姜巨全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4

(4)《发酵食品工艺学》,侯红萍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6.3

(5)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技术》,郝林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6.7

(6) 《发酵工程》,宋渊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7.1

(7) 《食品标准与法规》,周才琼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7.1

(8) 《微生物生物学》,霍乃蕊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7.12



上一条:朱迎春
下一条:韩渊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