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在校生教职工考生校友 农大主页 加入收藏
榜样力量
当前位置: 首页>>榜样力量>>正文

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4日 12:23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党建引领  四力驱动

在践行大食物观新征程中书写食品答卷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是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和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现有党员17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有高级职称13人,党支部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师德标兵、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全国先进工作者等一批先进典型,党支部书记孟俊龙荣获“全国食用菌行业先进工作者”中国敬业奉献好人“山西敬业奉献好人”“山西省科技传播先进个人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一、坚持党建引领,

以党建“联动力”激发支部活力不断增强

理论联学,促政治素养共同提升。学院层面建立“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支部委员会--普通党员”三级联学机制,在院党委与党支部之间、在共建党支部之间开展理论联学活动。日常理论学习逐渐形成“党委中心组领学、党支部促学、党委委员督学”的学习体系,确保理论学习不走样、不断档、不变形,切实提高政治理论学习的时代性、实践性、实效性。支部全年开展理论联学、研讨交流、主题党日等活动30余次。

支部联建,促党建质量共同提高。校内与学生党支部、机关、后勤等部门党支部结对共建,校外与企业、政府等合作单位开展联建共建在师生共建党支部设置专业导学、就业引导、创新创业训练等多个共建交流模块;在校地共建党支部开展服务乡村振兴、大食物观、健康中国战略等行动示范;在校企共建党支部推动省级战略部署落地,近年来与清徐老陈醋、中阳木耳、代县黄酒、平遥牛肉、大同黄花等省级重点专业镇,以及与万荣蔬菜产业发展中心、交口韦禾农业、山西心言生物科技等企业党组织开展联建活动。

党群联动,促党内党外同向发力。一方面健全完善党内成员联系党外专家制度,充分发挥党外人士的积极性。支部党员、院党委书记和党支部书记共同联系食用菌专业带头人常明昌教授,取得显著成效。另一方面,积极号召工会、团委开展联合行动,建立工会小组长进支委班子工作机制,逐渐形成“党、工、团”协同配合的工作模式。组织生活严肃认真,群团活动生动活泼,两者互为补充,更好把全院师生凝聚、组织起来,师生获得感、归属感逐渐增强,凝聚力、向心力显著提升。

组织联通,促党务业务深度融合。学院系主任调整和支部换届同步进行,党支部书记和系主任“一肩挑”,实现党支部与教学系、党务与行政组织联通融合,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谋划,在组织设置和人员配备方面为破解党建业务“两张皮”难题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坚持立德树人,

以教育“先导力”促进铸魂育人实效提升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党支部作为教师队伍的先锋队,始终把发展教育事业的伟大重任抗在肩上,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扎根三晋大地、按照地方特点、适应产业需求开展教育服务工作。

铸师魂,强素质。坚持育人者先受教育,不断加强教师党员自身素质提升。党支部深入实施旗帜先锋行动,积极动员,广泛发动,逐渐形成支部党员个个争做红色先锋的良好局面。党支部先后涌现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好人——敬业奉献奖”等一批先进典型

育新人,促发展。在校内,逐渐凝练“1331”思政工作模式,打造宿舍思政、劳育思政、舞台思政三张名片,搭建科技小院能力实训平台、大食物观学术沙龙思想交流平台、冰激凌微公益教育实践平台。宿舍思政建设经验被全国高校思政网专题报道,潘旭、赵璐瑶连续两年作为全省唯一研究生代表荣登《人民日报》国家奖学金代表名录,交口食用菌科技小院获全国“最美科技小院”。在校外,支部党员面向地方政府、企业、合作社,开展多层次、全方位专题讲座、技能培训以及科普活动,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一年来,在临汾、大同、吕梁、晋中、清徐等10多个市(县),围绕林下食用菌生产技术、乡村食用菌人才素质提升、白酒酿造数字化技术、黑木耳生产技术、食醋酿造技术等内容开展培训30余次,受训人数800余人。

三、坚持科技赋能,

以创新“驱动力”服务食品产业提档升级

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不断强化有使命、有组织科技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积极为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提供咨政建言、科技开发等服务。近年来,围绕山西酒醋、枣果、食用菌等特色资源,在汾酒、老陈醋、黄酒的工艺改进、菌种筛选、风味机理及高附加值产品研发领域,在食用菌资源挖掘、功能活性物质作用机理阐释及贮藏保鲜与精深加工领域,在果蔬采后保鲜、贮运物流、食品产业化和功能化开发领域逐渐形成特色优势,为产业创新发展发挥不可替代作用。

2025年初,党支部书记孟俊龙牵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支部成员王威浩、邓冰主持子课题2项,为珍稀食用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及高值化利用提供基础和理论支持。2024年,食用菌团队主持山西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揭榜挂帅”项目,就木耳、金耳、银耳等珍稀菌类全产业链开发应用开展联合攻关研究。《食用菌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成果在推动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支部纪检委员贾丽艳教授担任中心主任的“山西省黄酒工艺研发技术创新中心”、支部党员许女教授担任中心主任的“山西省食醋酿造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

四、坚持扎根中国大地,

以需求“牵引力”引领实践育人

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党支部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利用师生党支部联建平台,结合学校“科技小院”、“双千双万工程”等实践育人专项行动,带领青年学生聚焦国家战略和地方产业需求,扎根三晋大地,深入生产一线,向实践学习、向劳动人民学习,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增强师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聚焦“大食物观”和乡村振兴战略,开展食用菌资源开发与精深加工服务。近年来,食用菌专业的师生党员,深入全省85个县区开展社会服务,推广优良品种300多个,打造6个产值过亿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县,创造经济效益超40亿元。获国家级表彰10余次,扶贫事迹入选科技部“科技扶贫100个典型案例”,山西交口食用菌科技小院获评全国“最美科技小院”。在省委统战部的帮扶点——中阳县,师生党员六年100余次入县服务,打造了华北地区最大的木耳基地县,2024年全县栽培木耳6800余万棒,鲜耳产量达到34000吨,产值突破2亿元,带动全县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

聚焦山西特色资源禀赋和地方产业需求,酿造团队的师生党员致力振兴山西传统酿造业,深入清徐陈醋、代县黄酒、杏花村汾酒等省级重点专业镇,扎根百余家酒企、醋企开展技术服务,支持紫林醋业获批食醋发酵科学与工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支持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获批国家市场监管局技术创新中心,联合清徐美锦醋业、代县雁门山酒业获批2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

 

今后党支部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提升组织力增强政治功能为目标,按照“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工作室一个标杆”的建设思路,积极创建“‘食’代先锋”支部品牌,确保党支部在各个领域、时时处处都能够发挥旗帜领航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将党支部建设成为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坚强阵地,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的战斗堡垒。

 


下一条:常明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