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非遗基因,再迈前进征途。7月2日,我跟随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太谷区社会实践队前往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和鑫炳记食业有限公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收获颇丰,不仅对传统中医药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也对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有了全新的感悟。

图1 实践队员跟随讲解员了解广誉远传承历史
踏入广誉远中医药特色小镇和广誉远中医药博物馆,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中医药文化之旅。这里承载着近500年的中医药传承历史,拥有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遗项目以及众多经典古方,无愧为“中华医药活化石”。馆内陈列的珍贵史料、古老器具,以及详细介绍的炮制工艺,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医药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龟龄集“炉鼎升炼”工艺、定坤丹和安宫牛黄丸等传统制作工艺,凝聚着先辈们的智慧与心血,这些国宝级的技艺不仅是广誉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这次参观,中医药不再是书本上的抽象知识,而是变得鲜活可感。这不仅让我由衷地坚定了中医药文化自信,也深深体会到,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图2 实践队员跟随讲解员参观广誉远中医药博物馆

图3实践队员体验中医药特色工具

图4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太谷区社会实践队在广誉远中医药文化产业园合影留念
走进鑫炳记非遗文化园,太谷饼的香气扑面而来,这里是传统美食与非遗文化的交融之地。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了太谷饼的发展历程与制作工艺。从揉面、制馅到烘烤,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匠人们对传统工艺的坚守和对美食的执着。太谷饼作为太谷区的特色美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是地域文化的象征。

图5 实践队员参观鑫炳记非遗文化园

图6 实践队员参观鑫炳记太谷饼生产车间
鑫炳记通过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和品牌推广,让太谷饼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联合文旅部门筹建非遗展示馆。这一模式深入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理念,将非遗传承与现代产业结合,既保护了非遗文化,又带动当地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践行了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战略理念。

图7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太谷区社会实践队在鑫炳记合影留念
作为食品专业的学生,我们既要深耕专业,更要以行动守护文化根脉,让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成为可感可知的实践。在这趟旅程中,我明白真正的成长在于将书本里的认知转化为脚下的行动,在服务社会中读懂责任,在传承文脉中明晰方向。
通讯员:张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