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7月2日,我有幸跟随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太谷区社会实践队深入太谷区开展文物保护实践。从触摸非遗晋派砖雕的细腻技艺,感受无边寺白塔承载的历史厚重,到参与面向民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科普,这段与历史对话的旅程,让我对“守护历史根脉”有了深刻体悟。
踏入晋派砖雕工坊,古朴气息裹挟木屑香扑面而来。老师傅在案台前专注雕琢青砖,刻刀游走,灵动纹路渐现。交流中,我了解到晋派砖雕工序繁杂:选料要挑质地细密的青砖,制坯需精准把控湿度与形状,雕刻时,从勾勒轮廓到细化纹理,平雕、浮雕、透雕等技法层层递进,最后入窑烧制,火候稍有差池便前功尽弃。一套砖雕成型,少则几月,多则数年。如今精通全套技艺者稀缺,传承非遗,亟待更多人接力。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太谷区社会实践队在晋派砖雕研究所前合影留念
傍晚,雨后的空气里弥漫着泥土与历史交融的气息。塔身雕刻虽被风化磨去几分锐利,可残留的纹路里仍藏着往昔的精美。通过与寺内工作人员交流,我们得知白塔虽经修缮,却难抵自然侵蚀,游客往来也带来影响。于是,我们拿起清扫工具,打扫寺内落叶、杂物,每一下动作都轻柔,生怕惊扰了这座古塔。愿这微小的努力,能让白塔在岁月里更长久地伫立,继续守望这片土地。

实践队员清扫寺院内地面

实践队员清理寺院内垃圾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太谷区社会实践队在无边寺白塔下合影留念
随后,我们在鼓楼周边开展文物保护法的科普宣传,向过往民众递出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单。这些薄薄的宣传单,不仅传递着法律知识,更承载着守护文物的责任与希望。我深知文物保护绝非一人之事,唯有让更多人了解、认同,将保护意识融入日常,才能汇聚起守护历史根脉的强大力量,让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实践队员向周边商铺店主及群众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并分发宣传单

食品科学与工程赴太谷区社会实践队在鼓楼前合影留念
通过本次实践,我深刻地体会到文物承载的厚重意义。文物是历史的容器,一头连着过去的璀璨文明,一头指向未来的文化传承。作为大学生,或许我们的力量微不足道,但点滴努力终将汇聚成河。愿我们的行动,能让晋派砖雕的精湛技艺代代相传,让无边寺白塔的风铃永续轻响,让文物保护真正融入每个人的生活日常,成为守护文明根脉的自觉行动。
通讯员:高子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