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讲话,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全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山西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社会实践队于7月13日赴襄垣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就乡村文化进行学习参观及实践调研。
“今后我们要将二十四节气打造成完整学习体系,对相关人员开展专项培训,让今后更多来游玩的小朋友们了解这项文化遗产。”跟随当地史校长的步伐,实践队员前往农耕驿站了解二十四节气,通过观看视频、细听讲解,队员们初步掌握了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和发展,并就二十四节气在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进行科普宣传。本次宣传活动符合老百姓的认知范围,同时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不断再生产的文化资产,也成了百姓生活中天道与人道互相感应的周而复始、循环不绝、永葆生机的物质资源与精神资源。

“村史馆的建立,让我们年轻一代人传承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要把他们的故事讲好,激励后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在上良村村史馆,村党支部邀请老党员担任村史馆讲解员,通过“村史馆里讲党史”“村史馆里话发展”等系列活动,书写着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引导群众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实践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图片,了解上良村发展史,如同置身那段砥砺前行的岁月,以史为鉴,在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不断前行的奋进力量。

“咱们襄垣的鼓书和秧歌底蕴丰厚、种类丰富,你们年轻人一定要多看看、多学学,带着咱的文化走出去。”在上良村党群服务中心,实践队员与非遗传承人杨升祥等共同观看了襄垣秧歌、襄垣鼓书非遗宣传片。在现场,队员们不仅了解了其历史和发展,更观赏了一系列经典的传统曲目和表演,体验到一场富有历史感的文化盛宴。队员们被现场精彩绝伦的表演深深吸引,纷纷向老艺术家们请教,亲身体验了传统乐器,体会到文化传承的不易,同时深深感受到了襄垣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表示定要将这件根植于民间沃土的艺术瑰宝发扬出去。

夜幕降临,实践中心又传来了乐器的声响,原来是实践队员在排练节目。在经过一下午的学习,队员们纷纷拿起手里的乐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进一步拉近了与非遗文化的距离。实践队员林孝文在演练后表示:“在实战表演时,我才真正意识到什么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也深深体会到非遗传承的不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不仅要融入非遗,亲身体验,更要用心传承。”

此次乡村文化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在助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也展现了良好的青年风貌,队员们纷纷表示日后会将襄垣文化传承和发扬出去,创造积极向上的文化传承氛围,争做襄垣县新时代文明工作的守护者、记录者、宣讲者,承担起宣传、教育、引领、服务群众的实践导向作用。
通讯员: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