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在校生教职工考生校友 农大主页 加入收藏
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关注>>正文

报道我院常明昌教授以传承和创新为驱动,加强预制菜产业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23日 16:51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近日,《山西食品报网》发表《山西省政协常委常明昌:以传承和创新为驱动,加强预制菜产业科技创新》,报道我院常明昌教授聚焦山西省预制菜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前景深入研讨,为产业升级提出五点建议。他希望,未来“晋牌”预制菜产业能大步向前,实现国际化发展。

报道原文文字与图片如下

本网讯(记者 高增玉)1月17日,山西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山西省政协常委、省科协常委、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山西食用菌协会会长、山西食用菌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山西省食用菌研究院院长、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常明昌就山西省预制菜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前景展开讨论。

1DE51

预制菜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是推进“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的新业态,是农民“接二连三”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对促进创业就业、消费升级和乡村产业振兴具有积极意义。常明昌认为,当前山西省预制菜产业传统烹饪技艺与现代食品科技的融合不够深入、产品创新能力不足,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体系仍需加强,同时,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不够紧密、产业缺乏标准,这一系列的问题,制约了山西省预制菜产业的进一步升级。

对此,常明昌强调,山西省必须坚持以传承和创新为双轮驱动,来推动预制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并提出五点具体建议:

一是深化传统技艺传承。要深入挖掘山西省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通过师徒传承、技艺培训等方式,确保传统烹饪技艺得以延续。同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记录、智能化教学等,提升传承效率和覆盖面。

二是推动产品与技术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预制菜新品。同时,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食品科学、营养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预制菜产业中的应用,提升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口感体验。

三是优化产业链布局。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物流配送等环节的顺畅运行。同时,推动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产业集聚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

四是规范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建立健全预制菜产品质量标准和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监管力度。同时,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公众对预制菜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五是加强标准建设。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明确预制菜定义、分类及安全要求,加强原材料追溯和生产加工过程监管,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同时,推动建立预制菜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提升行业整体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预制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常明昌相信,通过传承与创新的双重驱动,山西省预制菜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他希望,未来山西省可以继续深化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推动产品与技术的不断升级;优化产业链布局,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强化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积极寻求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晋牌”预制菜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原文链接

https://www.cnfood.cn/articleid=188125474110511923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