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在校生教职工考生校友 农大主页 加入收藏
综合新闻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新闻>>正文

“食”辩明理丨班辩风采展示(七)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9日 21:49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以辩会友展风采,以论明志求真知。近日,我院辩论赛第三赛段在勤学楼开展。各班辩手们认真准备、坦诚表达,围绕辩题展开深入交流,用实在的论据和真诚的思考打动了在场每一位观众。

01

人的自我认知更多的来自于他人/自我的反馈

正方观点认为“人的自我认知更多的来自于他人的反馈”,这种认知包括对自身性格、能力边界、社会价值与行为意义的系统性理解,主要来源于他人对个体行为的直接语言评价、间接的动作与态度、以及社交互动中的隐形信号,具有第三方视角的中立性与多元性。

645F2

反方则认为“人的自我认知更多的来自于自我的反馈”,个体通过内省、反思与自我对话,不断梳理经验、价值观与目标,从而构建起独特的自我认同。自我反馈是内在动机与持续生长的源泉,它不依赖于外界的评价,能够在独处与思考中保持稳定与深度,形成更稳定的自我认知。

49342

本场辩论让我们认识到,对自我认知的解读需从个体与社会、内省与互动、主观与客观等多重维度出发,深度探查个体通过自我觉察实现的内在成长以及社会关系对自我认知的塑造作用。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在探索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在他人反馈的参考价值与自我反思的核心地位中寻找平衡,于外部视角与内在洞察的互动中描绘真实而完整的自我认知。

53BC9

02

知难行易/知易行难

正方主张“知难行易”。所谓“知”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真知探索,是从0到1的开创性试错,难度极高;“行”是真知指导下的具体实践,是重复性应用,有清晰指引后难度大降。从过程本质、指导关系、价值层次看,获取真知艰难,践行则相对容易,这一主张契合认知与实践的规律,助力在突破认知壁垒后高效行动,实现基于真知的实践推进。

5882C

反方主张“知易行难”。“知”包含道德良知和浅层次知识,可通过多种渠道轻松获取或源于人性本能;“行”是把认知转化为行动,需跨越现实阻碍、对抗人性弱点。比如人人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却仍有大量烟民,知晓应帮扶他人却因顾虑而退缩,这些都说明“知”容易但“行”艰难,因此反方坚信知易行难。

48A0D

本场辩论引导我们深入“知”与“行”关系的本质思辨。正方立足“知难行易”,论证真知灼见的获取是跨越迷雾的艰难攀登;反方坚守“知易行难”,阐释将观念转化为行动的沉重惯性。双方的交锋不仅锻炼了思辨能力,更启发现场对“知行合一”这一古老命题进行当代反思——知是行的开端,行是知的完成。

53BC9

03

爱情是/不是人类必需品

正方坚信“爱情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它不仅是物种延续的关键机制,更作为一种深植于基因的生物本能存在。作为最深刻的“依恋关系”,爱情既能重塑个人的安全感与自我认知,也能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维系夫妻情感,凝聚家庭力量,为后代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在更广的社会层面,爱情还在维护秩序、促进和谐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爱情绝非人生中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40D96

反方则认为,“爱情并非人类必需品”。个体需求本就多元,将爱情强行定义为必需品,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不同生活选择的绑架,也与尊重个体自由的现代精神相悖。即使失去爱情,人们仍可通过心态调整、重建亲情与友情等方式回归稳定生活,爱情的缺失并不影响根本的生存与发展,它更多是情感世界中的“锦上添花”。爱情并非实现生命意义的唯一路径,独身主义者同样可以拥有充实而幸福的人生。

4077F

这场辩论引导我们跳出“非此即彼”的认知框架,以更包容、理性的姿态审视情感百态,无论将爱情视作生存的基石,还是人生的多元选项,其本质都是对价值坚守与精神自由的深刻探索。

4E59F


04

如果有一键消除人生痛苦的机会, 我会接受/拒绝

正方主张如果有一键消除人生痛苦的机会,我会接受。此处痛苦特指无价值的身心伤害, 与成长磨砺截然不同。规避这类痛苦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它只会消耗生命能量,剥夺感受美好、创造价值的可能。消除痛苦并非否定奋斗或懦弱逃避,而是移除枷锁、归还精力,既捍卫生命与幸福,又能为社会节省止痛资源,从而助力个体与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

400D1

反方主张如果有一键消除人生痛苦的机会, 我会拒绝。我们不反对针对性缓解痛苦, 但反对全部消除,这会连带清零相关记忆与成长,删减人生轨迹。苦乐本同源,无痛苦参照,快乐便失重量,幸福感会因感知阈值提高而下降且适度痛苦是心理韧性与价值观的价值锚点,能明确人生取舍、提升意义感。消除全部痛苦会让人生麻木平淡牺牲人生厚度与情感深度,故坚决拒绝。

5B11E

这场辩论的终极意义,不在判定接受或拒绝的对错,而在明晰人生真谛。无需追无苦乌托邦,也不必守以苦为乐执念,关键是区分无意义痛苦与有价值磨砺,前者理性化解,后者坦然接纳。苦乐对立共生赋予生命深度,正视痛苦、接纳不完美,方能懂得幸福重量,收获有厚度的人生。这便是核心启示。

526F5

05

人生的重大决定有/无对错之分

正方的观点是人生的重大决定有对错之分。此处的“对错”并非僵化的二元对立,也不是脱离现实的抽象批判,而是以结果导向的价值为核心、以过程维度的理性逻辑为根基、以时空背景的动态适配为参考的综合判断体系。

69BCE

反方则认为人生的重大观点无对错之分。人生的重大决定应该是个体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决定,在这个基础上应尊重个体差异和主观感受,其并非否定决定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决定的评判标准不应该简单粗暴的被定义为对与错。

50F24

本场辩论启发我们,需从主观与客观、结果与过程、动态与静态等多维度辩证思考。它既关乎个体能否摆脱对错标签的束缚,在人生旅途中勇敢前行;又涉及价值观的多元共存、决策的理性与感性平衡、人生意义的多元诠释等深层议题。这提醒我们,在面对人生重大决定时,既要尊重个体选择的自主性,又要考虑社会规范与长远发展的和谐统一,在自由与责任的张力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成长路径。

61DEB

逻辑是根,语言是桥,思想是灯。我院辩手在赛场上不急不躁、条理清晰,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和扎实的分析,让每场辩论都充满意义。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同学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希望后续各队继续努力,在交流中收获成长,让校园里多一份思辨的氛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