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在校生教职工考生校友 农大主页 加入收藏
综合新闻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新闻>>正文

人民日报宣传常明昌教授把小蘑菇变成脱贫“顶梁柱”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18日 09:36    作者:    来源:    点击率:

4月15日,人民日报、人民网首页“特别推荐”刊发记者郁静娴、付明丽采写的专题报道《送技术上门,带村民致富》,宣传我校常明昌教授在食用菌应用研究领域已经耕耘了35年,从1992年开始,他就开始探索农科教、产学研和科技扶贫相结合的道路。多年来,他一直在做着一件事,就是全力打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要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科研成果的价值。”

“搞科技扶贫不能松懈,否则就是对农民不负责任。”常明昌说,这些年食用菌生产从来没有断线。2000年至今,常明昌带领团队在吕梁、大同、临汾等7市大面积推广食用菌栽培,帮扶了200多家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帮助40多个贫困县致富增收;帮助31家企业建立了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其中6家年产值过亿。全省食用菌总产量由2009年的9万吨发展到2018年的36万吨,产值翻了5倍。

“今年的打算是要在吕梁山区的中阳县,打造全省最现代化的黑木耳生产基地……”说起蘑菇产业的发展,常明昌充满信心,“我不怕苦,就是想实实在在做一些事,让小蘑菇带动更多农民富起来。”

今年3月,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科技创新团队申报的“食用菌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列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成为全国首个食用菌本科专业,开创了中国食用菌大学教育的先河。为了申报这一专业,他和团队努力了9年,梦想终于成真了。

“不容易啊,这可是农学里的工科专业!也是一门涉及全产业链的学科。”常明昌言语中透着高兴。他坚信,未来一定能培养出更多服务于食用菌科研和产业的专业人才。

在常明昌的影响下,他的许多学生走上了创业和扶贫的道路。譬如,荣获“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称号的“蘑菇王子”黄超,荣获“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的江利斌……他们都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作用。

常明昌教授的幸福在四五米高的菇棚里,看着一簇簇羊肚菌探出头,露出独特的蜂窝状菇盖,心里啊既欣慰又满足。

2020年是脱贫收官之年,在决战攻坚的前线,那些奋斗在基层的扶贫人以他们的行动和信念为武器,向“贫困”发起了总攻。他们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贫困地区的发展之路,也照亮了人们的心。

 

报道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0-04/15/nw.D110000renmrb_20200415_2-06.htm


关闭